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Know How & Know Why


     以下是商業周刊的兩篇文章,都是由同一個人撰寫,他二十多歲,上過哈佛商學院,現在已經是中國三麗鷗的總經理,他對教育的意見值得一看,兩篇文章都很不錯!
請帶著頭腦出社會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311
這真的不是你的錯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1002

   「考不考得上醫科是技術問題,為什麼要考醫科則是哲學問題」,這個觀點說得好,前年在全人,我參與了落點分析和輔導高中生選填志願的工作時,在當時也發現台灣的中學老師、學生、父母關心的幾乎都是技術問題(How),而不是哲學問題(Why)。這不是說技術問題不重要,而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嚴重失衡了!

   於是,在輔導學生時,我把四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協助學生了解大學的科系在學甚麼、將來有哪些出路;四分之二的時間則花在想辦法讓學生在短短數周內了解自己(我不想讓他們選到自己不喜歡或不擅長的科系,後悔,以後一輩子怨我);原本專案中規定我們做最多的、多數父母真正願意付錢的事(如:推甄時的自傳撰寫、面試面談"技巧",以及指考後的落點分析、志願表填寫"技巧",也都還是技術問題),反而只佔我全部工作四分之一不到。這不是我怠忽職守,我其實花了原本四倍的時間在處理一個個案。

    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回答Why的問題,並不容易:我必須盡量中性的表達自己對這些學系的理解、盡量客觀而多元的幫學生蒐集相關資料、在過程中又要對學生些微好惡的反應保持敏銳覺察、要設計各種非指導是問題引出學生對各學系興趣的強弱、引導他們用比較健康的眼光看待社會價值觀、如果父母與子女的選擇不能一致我又必須要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第三方案......其實,即使在現在,我還是不能肯定自己做得對不對,有沒有幫到學生(或者害了他?),我只能盡力的協助他不要做出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教育部頒定的十大基本能力,第一項正是「自我探索與發展潛能」,但這也正是現今台灣教育最缺乏,的我的朋友林侃曾說:「天賦需要接觸、需要嘗試才能探索,才能理解自己究竟有甚麼天賦,如果貝多芬從小沒有碰過音樂,他又怎麼知道自己是音樂神童?」畢卡索從小沒拿過畫筆,怎麼知道自己會是個藝術家?費曼小時候沒接拆解過電器沒自己做過一堆有的沒的研究,怎麼能知道他自己會是一個大科學家?如果林書豪沒打過籃球呢?如果從小沒有讓孩子有多元嘗試的機會,怎麼能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裡呢?不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裡,又能從何得知自己的「天命」在哪裡呢?(亞里斯多德曾說過:「一個人的天賦與時代需求的交會點,就是他的天命所在。」)

    我不反對父母送孩子去學才藝,但我支持的「學才藝」理由只有以下兩種:1.讓孩子多元探索自己的興趣(目的是探索和嘗試,所以,如果沒興趣也就不需要長期學)2.學孩子有興趣專研的才藝。然而,我卻注意到,還是有很多台灣的父母,如羅益強先生(前飛利浦全球總裁)所說的,學才藝是為了「表現」,於是「台灣的孩子都太過注意自己的表現(反而在沒把握「表現好」的情況下不敢嘗試、不敢表現),太少懂得欣賞(別人和自己)」。於是,「學才藝」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反而被扭曲了。如果父母在讓孩子「學才藝」時,能好好思考「為什麼」(Why)要學才藝,而不是只專注在孩子「如何」、「有沒有用心」(How)好好學才藝,那麼,在往後孩子「選填志願」時,自然不會遇到那麼大的困難,輔導孩子選填志願的我也不會那麼累了^_^

    孩子「自我探索」的課題不該等到面臨大學校系選擇時,才出現,這應當從小開始,給孩子多方面的嘗試機會(我們也陸續在樹心學堂給予孩子多方面探索的機會)。其實,能在選填志願時可以想到要自我探索,其實已經是幸運了,還有很多的案例如上文「這真的不是你的錯」,到了出社會,甚至工作多年後,才去想Why的問題。
By有杰2012.04.30@樹心學堂

Treellege樹心學堂-國小課程簡介


          生命的過程不斷的在表達自身之所是,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的課程不是讓每個孩子往同一個方向發展,而是培養孩子能具有能力與態度,在這個世界上創造、互動,以成就自己與全體。
思考除了解決問題,更積極的面向是發揮創造力,創造力如同一個種子,要在這世界發芽成長需要對世界的深刻了解,並在過程中與人合作、互動,在這個實踐的進程中,要適時適地的運用自身與他人的能量,必定不斷反思自我本質與體會由經驗而來的智慧。
我們給孩子實現生命完整的歷程的釣竿,建立使孩子滿載而歸的完整、均衡的基礎。

我是樹心學堂的老師,願教育與生命的路上,有你同行。






思考課
「為什麼」幾乎是每一個人小時候都會問不只一遍的問題,然何時開始,我們不再問問題,只知道「就是這樣」。是非對錯等等的價值觀不應只是順理成章的規定,而是經思考過後的親身體認。思考課讓我們重新問「為什麼」,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的目的,及當下行為是否與目的一致。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許多事情將出現新的可能性





   
世界課
生命本身就是一場偉大的旅行,我們旅行到這個世界,在世界中探索、體驗、創造。樹心學堂的世界課是生活、是體會、是常識的延伸、是脈絡的生長與融合、是社會的觀察與對應、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科學的發現與驚嘆、是與環境和諧共存的努力。







溝通課
我的心想與你的心連結,所以透過溝通;語言和文字是溝通的媒介,借此我們分享意義與心態。然而曾幾何時,我們卻忘記了溝通的初衷,而把言語和文字當作了工具,甚至淪為了武器,而與你的心漸行漸遠。在樹心學堂,讓我們用心感受每一種表達媒介的意義,重新拾回溝通的初衷!






生命課
大家都很認真地活著,努力地創造自己的生命故事。這麼多人,這麼多故事,如果集結起來,真的可以建一個好大好大的生命圖書館,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的課本只是一小部分,生命可以很有趣,又可以從這些生命故事中學到更多更真實的素材,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






能量課
成長需要能量。成長需要的能量包含了充足的體力、清醒的意識、平靜的心情。這些能量是人類最寶貴的資源,它善用時間或創造金錢的基礎,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時間管理與財富管理的重要,卻很少人能用相同的邏輯和重視度運用好「能量」這項基礎資源。







實踐課
實踐是回答“當下”的生命課題。在成年以前,我們的生命課題通常與學業、家庭、個人成長有關。在樹心學堂,我們不會幫孩子回答他的生命課題,而是用心了解每一個孩子與他所面對的生命課題,並培養孩子相關的能量與能力,提供必要的引導與分享,陪伴他走過每一個生命中的關卡。







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蝴蝶的啟示


一早開門後,樹心學堂來了位美麗的不速之客~一隻蝴蝶,第一位到達學堂的孩子見到後表明要幫忙抓蝴蝶,老師說:【好啊,你把牠抓出去】,但蝴蝶卻越飛越高,一直到了天花板,孩子個子小抓不到蝴蝶,向老師央求找根長棍子抓住蝴蝶,老師給了孩子一把傘,但仍舊勾不到,於是孩子說:【老師,你有沒有花?】老師疑惑的說:【沒有耶,你要花做甚麼?】,孩子回答:[有花就可以吸引牠飛過來了啊】。當老師決定放棄不管蝴蝶時,孩子不願意放棄,接著說:[老師,如果你可以把電燈拿下來就好了】,老師心裡猶豫了一下,心想孩子怎麼會這麼說了?突然像聽懂他說甚麼似的,起身將電燈關掉,蝴蝶因為是趨光性的動物,當燈關掉後,他失去了方向感,便慢慢的往下飛了,飛下來的蝴蝶停在大面採光的窗戶邊,孩子終於抓到蝴蝶了。孩子抓到蝴蝶後,興奮的往教室走去,似乎打算要和蝴蝶好好的交個朋友,老師提醒孩子:【你抓牠去玩,牠會恨你唷!我們不如開門放牠出去】,孩子同意了,雙手捧著蝴蝶,輕輕的放開牠,看著蝴蝶飛了出去,老師說:【蝴蝶現在會感激你了】我們兩個都開心的看著,想著這個孩子將來一定很喜歡自然吧!
改編自  太陽花老師  FB心得
看到這篇的心得,除了讓我們看見這個孩子懂得變通,不斷想要用各種方法抓住蝴蝶外,也看見了老師與孩子之間對於生命的尊重與感恩,讓我想起幾個禮拜前帶著孩子們去職務員參訪時所發生的事情。
當時孩子們正在逛植物園,突然看見一隻很大的鳥兒停在菜園,幾個孩子躡手躡腳的往鳥兒的地方走去,深怕驚動了牠,此時年紀最小的一個孩子突然伸出手來想要抓住鳥兒,倏地一聲,鳥兒振翅高飛,圍在一旁的孩子們也嚇了一大跳,不約而同的怪起這個孩子為什麼要伸手抓,他說:【我只是想要看清楚一點而已】,對孩子而言,只是想要對動物有進一步的認識,所以不斷的接近、靠近、甚至想要伸手觸摸,也許他沒有惡意,但往往卻驚動了動物的本能,逃跑了。其他旁觀的孩子們雖然覺得可惜,卻也沒忘記提醒伸手的孩子,要尊重生命,不可以這樣。
幾個禮拜過後,我看見這個孩子不斷在進步與成長,很努力的用自己的小小腦袋嘗試與世界做連結,真的很棒,也許,學堂能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機提醒孩子待人處事的道理,在合宜的機會分享生活的樂趣,陪伴孩子經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這些小事件慢慢匯流成一條小河,滋潤孩子的心吧!
by Amy  @花墅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十二年國教新挑戰】黃迺毓:誰燙死孩子的「學習酵母」?


  • 作者:黃迺毓

有個朋友某日心血來潮,自己動手做饅頭以抒解壓力。此人自幼聰慧,讀書考試都難不倒她,因此她興致勃勃的找了食譜,買了食材,自信滿滿的大展身手。
按著食譜指示,她將酵母倒入少許糖水中攪拌,然後在大盆子裡放入數杯麵粉,加入適量牛奶、油、鹽、糖及上述調好的酵母水揉勻。把揉好的麵團做成饅頭後,等著醒麵,再將麵團放入蒸鍋中,滿懷期望的等著吃生平第一次的DIY饅頭。
時間到了,她稍稍打開鍋蓋偷看,饅頭似乎沒膨脹起來。她想,可能是時間不太夠,再等等吧!每隔幾分鐘,她就偷看一下,饅頭仍然只是一顆顆蒸過的麵團。她取出咬了一口,難以下嚥。百思不解的她,請教了有經驗的人,終於發現原來她一開始溶解酵母時,食譜上寫的是「溫水」,而她自作聰明的以熱水代替溫水。她的假設是:既然加溫水比冷水效果好,熱水應該會更好!因此在第一個步驟時已經用熱水殺死酵母菌了,難怪蒸了半天依舊是麵團。
聽她笑談這件糗事,我不禁想起一些能力不錯卻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他們多數都來自中上階層的家庭,父母有好的工作和收入,也都看重教育,願意盡全力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培植兒女成器。若要勾選「父母作業單」,他們肯定可以拿高分。這樣的父母是很值得尊敬的,他們除了本身的表現好,也是「模範家長」,照專家的看法,無可指摘。如此家長栽培出來的孩子,很像完美的麵團,然而經過蒸的過程,有的成為饅頭,有的卻還是麵團。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發現在過程中,或許是父母愛之切,學習的熱情似乎不知不覺集中在父母身上了。有些孩子成長路上不斷的「替父母」念書、學才藝、參加比賽,親子共同締造了輝煌的學習成就;可是孩子的動機僅止於取悅父母,而非學習本身。
孩子的學習有點像做麵團,父母可以提供材料、調好、拌好,接下來就要等,等麵團「醒」過,才能蒸,蒸的過程就像在人生或職場上接受考驗。之前的過程若大致順利,照理說,DIY饅頭應該是順其自然的成果。但是萬一父母過度的殷切或強勢,燙死了孩子的「學習酵母」,他就一直是麵團了。
我又想起最近有朋友談到公司新聘的年輕人,工作能力尚可,唯缺乏主動;上司交代的他就做,卻很少積極的去創新突破。朋友認為帶這種下屬很累,要辭退他也為難,因為他沒犯大錯,努力程度也維持在過得去。這也是酵母的問題吧?
還好,人不是饅頭,麵團的酵母燙死了就無法挽回,但是人的改變隨時有契機。當我們察覺自己或孩子的學習動機和熱情缺缺,不妨回到失落的起點,慢下腳步,重新品嘗學習的樂趣,尋回內心的學習熱情。


分享
身為父母,總是希望將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讓孩子在最優渥的環境中成長,因此總是竭盡所能的收集資源,挹注資源,卻忽略了孩子是否能消化與吸收,讓原本喜愛學習的心慢慢熄滅。
記得小時候,家裡環境並不優渥,但父母為了不讓我輸在起跑點上,還是拼了命的讓我學才藝,學過畫畫、功文數學、速讀、珠心算、英文......等,除了需要購買昂貴教材的才藝(如音樂、運動)沒有上之外,真的很努力的讓我學習許多課程。但是對於畫畫,我沒有甚麼天分,總是無法畫出像黑板上的那些樣品,好生挫折,連帶的也認為自己不會畫畫,討厭畫畫,學沒多久就放棄了。沒想到在國中的家政課上,老師教我們做布娃娃,縫袋子、打毛線,意外發現自己可以繪製設計圖,或是將老師說明的步驟繪製下來,編成講義。發現自己的天賦後,對於繪畫增添了一股新的熱情,也許我不能像藝術家一樣會出意義深遠的畫作,但卻可以利用自己對於手工藝製作的敏感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能夠讓自己的興趣好好發揮,才能有永不熄滅的熱情啊!!
要保持熱情不滅,是要能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就,得到成功的經驗,面對挫折或失敗也要有站起來的能力,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與心情,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前進,持續努力。
                                                                                                                         Amy @ 花

2012年4月21日 星期六

真理是什麼

新舊約不是神變出來的
而是人受神的啟示而寫下來的

神是否只啟示某些人 而非全部人這點不得而知
受啟示而書寫的人 是否用自己的觀點來解讀神的啟示 這點是肯定的 我想這是神許諾的自由
不然神就會把經典直接變出來 且在上面施法 讓它不能被改 並自動讓看得了可以轉化成自己熟悉的語言或方式

一顆在地上的石頭 你說沒在動 的確
而組成石頭的粒子卻不停的在動 你說有在動 的確
看人怎麼看 看到什麼程度

真理是 放諸四海皆準的內涵
你說他不變 的確 因為放諸四海皆準
你說他會變 的確 因為它是內涵 形式有無數種

世界上有無數宗教 每一宗教有許多派別 每個派別有不同的老師 有不同的說法
是否只有其一是對的 而其他是錯的
只是形式的不同 都是神所容許的
因神所不容許的 根本就不會存在
對神來講這是樂於見到的 樂於見到他的內涵被顯示成不同的形式
既然神都容許了 那還介意個什麼勁?

上帝不只以自己的形象造人
還以其本具的內涵讓人成為神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心態決定了世界的樣貌

        我的心態決定了我看世界是什麼樣子,喜悅的心看到的是喜悅,悲傷的心看到的是悲傷。外在世界決定了內心的狀態之陳述是貧乏的,內心的狀態反映了外在的世界是合宜的。

        心有很豐富的庫藏:如果那悲傷不在心裡,如何看到有人受苦而感受悲傷;如果心裡不開心,如何分享喜悅;如果心裡沒有敵意,如何與人敵對;如果心與愛回響,如何能不愛人。負責任的態度是好的,而那意思是為你的世界責起全部的責任,寫下來的、別人教導的、腦中想的一切,不論那來自何經典聖典,哪位上師高人,重複出現了多少次,如果你感受不到那真實的意涵,何苦要把那些當成是真理而奉行。

        開放的心靈使人活躍,與其交流的一點一滴都豐富了心靈,因開放的心只會更多,不會更少亦不僵化。你曾經想過你所知道的事實只是反應了你相信的內容,而那內容有多少是出於自身的體悟?有多少次日落、美景在你眼前的,被你認為「看這些東西不是重要的事,我要忙著做更重要的事」這樣的想法而乎略了呢?若然美妙是不重要的,那告訴我什麼是重要的。如果憤怒是可恨的,難怪你會這麼恨自己;如果哭泣是可恥的,那麼你是可恥的,因為你是哭著出生的,也曾為了摯愛過世而哭泣;如果要達到目標你才開心,那麼請接受現在你必然是不開心的,因為我想,你的許多目標還沒達成,而你的「開悟」目標也是不可能的,因那意味著此刻的全然的滿足。

        你不知道超出你相信的範圍外會是什麼,於是你感到害怕,因為涉入了未知,而我知道那是什麼,就是更多的、更不一樣的,那不就是豐富的意思。你害怕豐富,卻同時想要豐富,這,豈不是很矛盾嗎?

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

道可道(下)


道可道()
李儒宗
我不是哲學專業,而我的確「愛好智慧」,所以我是哲學大師。
「為什麼」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如果一件事情,你很真誠的問為什麼,連問個十幾次,最後大概就只有兩個答案:「我不知道」或「就是這樣」。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因為有這樣的心情。」
「為什麼有這樣的心情?」
「因為....
這樣下去,所以這是一個偉大的問題。因為你會發現理性的極限,會發現一切你相信的東西,其實沒有一個思想的“根”,而真實的“根”其實是「不知道」或「就是這樣」。
因為「不知道」,所以你知道的,只是你選擇的,你選擇了一個頭,然後發展了自己的信念,形成你的世界,所以說你是自己世界的創世者也無可厚非。而因為「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就許諾了可能,而許諾了可能就是許諾了生命本身,因而,生命是不斷的變化,而不是呆板的死氣沉沉。
因為「就是這樣」,所以接受了事情的本然,而接受了事情的本然你就自由了!因為你不再是“大環境”或是“小我”或什麼“業力”或“生命課題”或什麼東西的一個被動角色,而是看到了本然的、主動的、活生生的、自由的創造者。
若你了悟“你是自由的創造者”後,用俗話講:你就開悟了!
開悟後有什麼?還有永無止境的創造/生命。
其實你現在就是自由的創造者,每個人也都是。
只是你已經學會一種方式:習慣了把自己看著有限的、把自己相信的東西看成不可動搖的、深怕改變了你就無所適從。因為這樣的態度,只從一個角度看待事情才會可能。
人從出生起就訓練自己的小視野、小角度,這也是美的。因為不這樣的話,你只會看到七彩光合成的白光,而不像現在這樣可以有時生氣、有時開心、有時相信那、有時相信這。
那也是因為你是全然的自由這一切才是可能,所以人是以開悟的基礎去扮成不開悟的樣子。
「為什麼要這樣呢?」這當然問你自己啊!
請誠實的問「為什麼?」。
2012/04/14

道可道(上)


道可道()
吳有杰
當我離開鼎愛時,我告訴自己:「我將永遠懷抱著謙卑而懷疑的態度,篤定的行善。」...現在,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
無論是當時的我或現在的我,我真的不知道真正的善是什麼,也許我篤定的行善會造成更大的惡,也許會,但是,我保持這樣的意識,我試著讓自己時時刻刻意識到我行的善可能是更大的惡,但仍然繼續行善下去。
也許是因為保持這樣的懷疑,讓我能放心的篤定,就如同我現在的分享一樣,我其實不真的確定我自己這樣說好不好,說這些話對不對,但因為我有這樣的意識,我還是放心地說了...
我猜想,當蘇格拉底找人談論時,他的心情應當也是如此,他很可能也不確定答案是什麼,透過與人對話,他也努力找出能讓彼此達到共識的答案。
(當然,我也懷疑蘇格拉底是否確實如此,也很可能我誤解他了,但我因為有這樣的意識,所以我還是篤定的說了,我認為蘇格拉底「的確」是如此。)
因此,我們也許不需要預設蘇格拉底「的確知道答案」,但我們可以知道,他的行為是「篤定」的,從他在法庭上的辯護,以及在獄中篤定的飲下毒酒,等等...
也許,對於蘇格拉底來說,這些「篤定的行動」也只是「討論」的一部分而已,他只是透過這些「篤定的行動」「表達」他的態度,關於他的「表達」,(就我目前的理解來說)不適合解釋為對其他人或後世的「教導」(因為正如他所說,他不知道真理是什麼,他只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已)
換言之,這些「表達」只是他作為「討論的參與者之一」,透過「行動」與「態度」來表述自己的立場而已,他的目的能是「討論」而已。
終極來說,他還是不知道真理是什麼,但他仍然篤定的表達,因為他知道他的表達會成為討論的一部分,雖然不是真理,但是可以讓大家(包括他自己)的智慧再往前進一些,所以他說:「我不是智者(有智慧的人),只是愛好(追求)智慧的人」(「愛好智慧的人」一詞在之後就成為了「哲學家」的意思)
或許,這樣的觀點有助於理解蘇格拉底談過兩段看似矛盾的論點(具體的來源忘了,但的確是我學習哲學時聽老師提過的):其一是「沒有人故意為惡,惡的來源是無知,為惡的人只是缺乏了善的知識,所以,知識即德行(學習善的知識才是能有德行的關鍵)」。其二是「如果不明白善是什麼,只要去做你所認為最善的選擇就行了。」
蘇格拉底知道自己的不知道,也提醒人們要知道自己的不知道,但正是因為蘇格拉底懷抱了如此的意識,所以,他敢篤定地去做「他(當下)所認為是善」的事,至於他做的事是不是善,他也不知道。但他對此保持開放,也願意調整他的認知,這也是他能夠篤定的前提。
我能夠詮釋蘇格拉底嗎?我詮釋的正確嗎?我也不知道,我有這樣的意識,所以我還是篤定地詮釋了。
201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