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十二年國教新挑戰】黃迺毓:誰燙死孩子的「學習酵母」?


  • 作者:黃迺毓

有個朋友某日心血來潮,自己動手做饅頭以抒解壓力。此人自幼聰慧,讀書考試都難不倒她,因此她興致勃勃的找了食譜,買了食材,自信滿滿的大展身手。
按著食譜指示,她將酵母倒入少許糖水中攪拌,然後在大盆子裡放入數杯麵粉,加入適量牛奶、油、鹽、糖及上述調好的酵母水揉勻。把揉好的麵團做成饅頭後,等著醒麵,再將麵團放入蒸鍋中,滿懷期望的等著吃生平第一次的DIY饅頭。
時間到了,她稍稍打開鍋蓋偷看,饅頭似乎沒膨脹起來。她想,可能是時間不太夠,再等等吧!每隔幾分鐘,她就偷看一下,饅頭仍然只是一顆顆蒸過的麵團。她取出咬了一口,難以下嚥。百思不解的她,請教了有經驗的人,終於發現原來她一開始溶解酵母時,食譜上寫的是「溫水」,而她自作聰明的以熱水代替溫水。她的假設是:既然加溫水比冷水效果好,熱水應該會更好!因此在第一個步驟時已經用熱水殺死酵母菌了,難怪蒸了半天依舊是麵團。
聽她笑談這件糗事,我不禁想起一些能力不錯卻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他們多數都來自中上階層的家庭,父母有好的工作和收入,也都看重教育,願意盡全力提供各種學習機會培植兒女成器。若要勾選「父母作業單」,他們肯定可以拿高分。這樣的父母是很值得尊敬的,他們除了本身的表現好,也是「模範家長」,照專家的看法,無可指摘。如此家長栽培出來的孩子,很像完美的麵團,然而經過蒸的過程,有的成為饅頭,有的卻還是麵團。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發現在過程中,或許是父母愛之切,學習的熱情似乎不知不覺集中在父母身上了。有些孩子成長路上不斷的「替父母」念書、學才藝、參加比賽,親子共同締造了輝煌的學習成就;可是孩子的動機僅止於取悅父母,而非學習本身。
孩子的學習有點像做麵團,父母可以提供材料、調好、拌好,接下來就要等,等麵團「醒」過,才能蒸,蒸的過程就像在人生或職場上接受考驗。之前的過程若大致順利,照理說,DIY饅頭應該是順其自然的成果。但是萬一父母過度的殷切或強勢,燙死了孩子的「學習酵母」,他就一直是麵團了。
我又想起最近有朋友談到公司新聘的年輕人,工作能力尚可,唯缺乏主動;上司交代的他就做,卻很少積極的去創新突破。朋友認為帶這種下屬很累,要辭退他也為難,因為他沒犯大錯,努力程度也維持在過得去。這也是酵母的問題吧?
還好,人不是饅頭,麵團的酵母燙死了就無法挽回,但是人的改變隨時有契機。當我們察覺自己或孩子的學習動機和熱情缺缺,不妨回到失落的起點,慢下腳步,重新品嘗學習的樂趣,尋回內心的學習熱情。


分享
身為父母,總是希望將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讓孩子在最優渥的環境中成長,因此總是竭盡所能的收集資源,挹注資源,卻忽略了孩子是否能消化與吸收,讓原本喜愛學習的心慢慢熄滅。
記得小時候,家裡環境並不優渥,但父母為了不讓我輸在起跑點上,還是拼了命的讓我學才藝,學過畫畫、功文數學、速讀、珠心算、英文......等,除了需要購買昂貴教材的才藝(如音樂、運動)沒有上之外,真的很努力的讓我學習許多課程。但是對於畫畫,我沒有甚麼天分,總是無法畫出像黑板上的那些樣品,好生挫折,連帶的也認為自己不會畫畫,討厭畫畫,學沒多久就放棄了。沒想到在國中的家政課上,老師教我們做布娃娃,縫袋子、打毛線,意外發現自己可以繪製設計圖,或是將老師說明的步驟繪製下來,編成講義。發現自己的天賦後,對於繪畫增添了一股新的熱情,也許我不能像藝術家一樣會出意義深遠的畫作,但卻可以利用自己對於手工藝製作的敏感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能夠讓自己的興趣好好發揮,才能有永不熄滅的熱情啊!!
要保持熱情不滅,是要能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就,得到成功的經驗,面對挫折或失敗也要有站起來的能力,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與心情,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前進,持續努力。
                                                                                                                         Amy @ 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